虽然法律没有规定认罪了才可以取保,但如果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充分的犯罪证据,不认罪是很难取保的。
这种情况下办案机关会认为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差、对抗侦查、意图逃避法律责任,是不会同意取保的。也就是说,在办案机关明显掌握犯罪事实情况下,拒不承认犯罪事实、拒不认罪,很可能会丧失取保候审的机会。情况虽然如此,但我们也不建议为了取保候审而盲目认罪。
认不认罪应该与是否存在犯罪行为、有没有犯罪证据有关,而不应该和取保候审有关。取保候审只是配合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。如果你是无罪的,那就不应该认罪,阶段性的认罪也不合适的。
如果确实没有犯罪,公安机关后续也会主动取保或直接释放。另外,认罪也只是增加了取保候审的概率,不见得一定就能取保。这个时候,律师应该客观的分析案情,讲明认罪的厉害关系,不能为了增加取保概率劝说嫌疑人认罪。
总之,不认罪很难办取保,认罪了未必取保,取保了也不一定就构成犯罪。